-
道站Facebook
日期:2018.10.24 | 分類:道教消息 | 標籤:
道站 新增了 2 張相片。
日期: 星期六 二月 16th, 2019 - 7:40 上午
道教經文是怎樣分類的
道教的經文典籍浩如煙海,古時稱“一切道經”或“道藏”,藏是寶藏的意思。據道經記載,道教經書收之於靈寶天宮,共計一萬八千多卷,各類經教因時代背景不同、眾生根性不同,隨其劫數,應運而生,流傳下土。經文若不應在世間繼續流傳,上界高真則假借戰亂兵火等原因將經文收回天宮。此後,歷朝歷代帝王都敕命編修過《道藏》,直到明朝萬曆年間,道藏經文經過重新整修,訂為三洞、四輔、十二類,五千四百八十餘卷經文。
三洞是指三洞教主所說的經教:洞真部元始天尊、洞玄部靈寶天尊、洞神部道德天尊。四輔為輔助三洞的經教: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三洞四輔又稱為“七部”。三洞之下各分十二類(四輔不分類),合為三十六部。即:
本文類:指經教的原本真文;
神符類:指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
玉訣類:指對道經的注解和疏義;
靈圖類:指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圖像為主的著作;
譜錄類:指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蹟和功德名位的道書;
戒律類:指規戒科律書;
威儀類:指齋醮儀法及科儀制度著作;
方法類:指論述修真養性和設壇祭煉等方法之書;
眾術類:指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及術數等書;
記傳類:指神仙、祖師傳記及宮觀志書;
讚頌類:指贊詠歌頌聖真的詞章;
表奏類:指設壇祭禱時上呈天帝的章奏、關文。 ... 閱讀所有內容精簡內容道站 新增了 2 張相片。
日期: 星期五 二月 15th, 2019 - 8:15 上午
智欲圓而行欲方 ─ 做人處事的藝術
古代銅錢為何外圓內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脊樑。「圓」是處世之道,是妥妥噹噹處世錦囊。
「智圓行方」最早出自《文子•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智圓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後來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與唐代孫思邈亦先後有「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之說。
方圓是先賢哲人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智圓行方」被古人當作境界極高的人生智慧。圓,近似於中國道家太極、通變、趨時的學問;方,則是中國儒家人格修養的理想境界,講究氣節、貞操。「智欲其圓道,行欲其方正」,方圓交錯,相輔相成。
「智圓行方」是一種做事膽大心細,內有操守,外能屈伸的處世哲學。「行方」是做人處事的原則:做人要堂堂正正,處事要堅持原則;而「智圓」則是一種做人處事的藝術:做人要平和圓通,處事要靈活機動。
「智圓行方」被古代大能賢士推崇為極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其講求的就是做人要有脊樑,要有血性,要有金戈鐵馬,揮斥方遒的理想和氣度,但是又不不要墨守成規,拘泥於形式,要有圓融處世,適應社會潮流的柔韌。
在現代社會,具體來講,做到「智圓行方」,就要決策為圓,執行為方;服務為圓,履職為方;做事為圓,做人為方;智慧為圓,行動為方。 ... 閱讀所有內容精簡內容日期: 星期四 二月 14th, 2019 - 8:02 上午
步罡踏斗
經常可以在道觀看到高功法師在壇場做科儀法事的時候,步罡踏斗,召請神靈,這種儀式蘊含有非常強大震撼人心的力量。
步罡踏斗,作為齋醮、畫符、作法、通神時,必須學習的一項法術。在三國時代,諸葛武候借東風,以及後期設八卦陣,均是必先步罡踏斗才得作法驅神役鬼,取得奇功。
那什麼是步罡踏斗?有哪些步法?天師府主要罡步有哪些?通常需要配合使用哪些法術?
步罡踏斗,又名步罡躡紀、步罡履斗、步綱躡紀、踏綱步斗等,“罡”指天罡,“斗”指北斗。步罡踏斗是齋醮時禮拜星斗、召請神靈的法術。
在步罡踏斗中,通常需要結合罡(手)訣、罡咒、存想等法術一起使用。
步罡踏斗是指在醮壇上占方丈之地,鋪設罡單,罡單以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和九宮八卦組成,象徵九重之天。高功腳穿雲鞋,在罡單上隨著道曲,沉思九天,按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宮八卦之圖,以步踏之,即可神馳九霄,啟奏上天。
步罡踏斗,功用不同,步法自然也不相同。所以,建議由師父親授、指導,這樣才能明白、領悟到其中的玄妙。
現在天師府往往會採用彌羅罡、九紫罡對現有的壇場進行精神上的結界。在步法上往往用三台罡進行步斗。憑藉道士對道的信仰和真誠,這種儀式非常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 閱讀所有內容精簡內容
-
道站Facebook
發表迴響
博客更新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十月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