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 的彙整

  • 禮斗

    日期:2017.10.20 | 分類:談天說道 | 評論數:0

    蓬瀛仙館元辰殿

    蓬瀛仙館元辰殿

    禮斗,俗稱拜斗。是祭祀星宿,向上界斗真設醮供養,以求延生賜福,消災解厄。

    蓬瀛仙館經師在元辰殿禮斗

    蓬瀛仙館經師在元辰殿禮斗

    古人把天分為三垣七曜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帝垣;七曜即日、月、金、木、水、火、土;二十八宿為東方青龍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教教團,即有《五斗經》,為道教星宿信仰之典籍。爾後,道教教團逐步編訂朝真拜斗之經懺,尤以崇拜北斗為主。

    嗇色園黃大仙祠元辰殿

    嗇色園黃大仙祠元辰殿

    《史記‧天官書》記載,北斗斗杓運行,才帶動陰陽、日月、四時、五行。《道藏》首卷〈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記載:「東斗主算,西斗記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總監眾靈。」而干寶《搜神記》中「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之說更廣為流傳。乃知天象運行、四季變更,皆由星官主宰;而群生之本命元辰,生殺功過,則由北斗主判。〈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記載:「凡夫在世,逸謬者多,不知身屬北斗,命由天府。有災有患,不知解謝之門,祈福祈生,莫曉歸真之路。……若有此危厄,如何救解?急須投告北斗,醮謝真君,及轉真經,認本命真君,方獲安泰,以至康榮。」因此,凡有災厄禍患,或求安泰康榮,應向北斗禱告,醮謝星官,藉以青冊記名,永錫多福。

    2015年讚星禮斗法會001

    2015年讚星禮斗法會001

    一般是以禮拜北斗七元星君為主。昔太上老君憫念 眾生多有災厄苦惱,於漢朝永壽元年正月初七日,下降 鶴鳴山傳授張天師禮斗解厄延生之法。法以本命之曰, 或每月初三、二十七日北斗真君下降之日,設立斗壇。

    2015年讚星禮斗法會002

    2015年讚星禮斗法會002

    斗由七種法物組成:斗,代表宇宙、諸天、天圓地 方,故斗作圓形。米,代表星辰、宇宙之內佈滿星辰。 故將米置入斗中,米斗之上放置鏡、劍、剪、秤、尺五 種法器,以符五方五靈、五行之數。五種法物之中放置 油燈,點燃後務使長明不減,含生生不息、煥采元辰之 意。點燃七盞斗燈以像斗真,修齋設醮,酌水獻花,祈 禱眾真,念誦北斗七元真君名號以及北斗真經,禮拜斗 真,則可以消災解厄,延生獲福。

    善信祈福禳災的斗桶

    善信祈福禳災的斗桶

    善信祈福禳災的斗桶

    善信祈福禳災的斗桶

  • 真靈位業圖

    日期:2017.10.19 | 分類:談天說道 | 評論數:0

    真靈位業圖

    真靈位業圖

    《真靈位業圖》是南北朝時道士陶弘景編寫的對道教所信奉的神仙的一個譜系。所收神仙的範圍,一是綜合靈寶、上清和正一派尊奉的尊神和得道仙真,二是廣泛吸納歷史上的帝王、功臣、賢人,即周禮中稱為「人鬼」的群神。這些都對後世的神仙譜系有重大影響。

    他將當時各種道經中所記載的近700名神靈用7個等級進行了排列。每一等級(神階)都有一位居中的主神,其他分別列於左位、右位、散仙位、女仙位。

    主神:玉清元始天尊(共29名)
    主神:上清玉晨玄皇大道君(共104名)
    主神:太極金闕帝君(共84名)
    主神:太清太上老君(共174名)
    主神:九宮尚書張奉(共36名)
    主神:右禁郎定錄真君茅固(共173名)
    主神:酆都北陰大帝(共88名)

    陶弘景的這個真靈位業圖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等級制度(門閥士族制度),也反映了陶弘景的神學觀點。也是這時正式確立了元始天尊作為道教最高神的地位。
    《真靈位業圖》中把上清派主神玄皇大道君列入了第二神階,而太平派主神金闕帝君位於第三神階,天師道主神太上老君居於第四神階。這反映了陶弘景作為上清派道士的立場,也是當時道教各派社會地位的真實狀況。《真靈位業圖》把神仙劃分等級,疑也是為替人間的封建等級制找根據。

    陶弘景另有一部書《登真隱訣》將這個意思說得很清楚,「三清九宮,並有僚屬,例左勝於右。其高總稱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諸小號,官位甚多也。女真則稱元君夫人,其名仙夫人之秩,比仙公也,夫人亦隨仙之大小。男女皆取治處以為著號,並有左右。凡稱大上者,皆一宮之所尊。又有太清右仙公,蓬萊左仙公,太極仙侯,真伯,仙監,仙郎,仙賓。」

    陶弘景的這種做法,主要的是直接取之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所謂「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級。若不精委條領,略識宗源者,猶如野夫出朝廷,見朱衣必令史;句驪入中國,呼一切為參軍,豈見士庶之貴賤,辨爵號異同乎?」(《真靈位業圖序》)可見他的《真靈位業圖》受到傳統的等級制度的影響。但在理論上,卻採取了位業思想,即神仙有不同階位、階品,處於什麼位、品,依據其本身的業行即功德。後世道教神仙譜系不一定採取陶弘景的安排,但依據位業,卻大抵不變。

  • 中大論道:蘇州道教度亡儀式研究 ——以婁近垣《太極靈寶祭煉科儀》為例

    日期:2017.10.10 | 分類:道教消息 | 評論數:0

    中大論道:道教研究系列論壇(四三)

    講題:蘇州道教度亡儀式研究
    ——以婁近垣《太極靈寶祭煉科儀》為例

     

    蘇州道教度亡儀式研究

    蘇州道教度亡儀式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講者:高麗娟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候選人)
    主持:黎志添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17年10月26日(週四)
    時間:4:30 pm – 6:00 pm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梁銶琚樓303室
    語言:普通話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歡迎各界人士出席
    查詢 Tel: 3943 4781

    Email: daoist@cuhk.edu.hk

     

    婁近垣(1689-1776年)為清代正一派道士。字朗齋,號三臣又號上清外史。松江婁縣(今上海松江縣境內)人。婁近垣自幼好道,先後師事楊純一於仁濟觀,周大經於龍虎山學道,習五雷陣法,諸家符秘,成為「博綜符籙」道法高妙的道士。

     

    婁近垣主要編寫了《太極靈寶祭煉科儀》、《先天奏斗玄科》、《梵音斗科》等科儀書。他對科儀的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整理出版了《黃籙科儀》。《黃籙科儀》是一部承前啟後的重要科儀法事集。婁將前代繁瑣的科範儀式,刪去重複,編成了在當時十分可行的科儀文書。該書計十二卷。卷一至卷九為發奏、建壇、宿啟、拜表、早朝、午朝、晚朝、解壇、設醮等各項科儀,卷十為總聖位科,卷十一為通用文檢,卷十二為符秘手訣、壇圖印式、步虛散花、樂譜贊文。舉凡清代常行之法事,基本匯於此編。當今很多地方仍是沿用此科儀,如龍虎山、上海、蘇州等地之正一派宮觀。有學者將此書與稍早的由龍門高道王常月所編《龍門心法》並稱。此書市面不多見,多在教內流行。

     

    清代《太極靈寶祭煉科儀》(後簡稱“祭煉”)是現存標明為正一派所用的且內容最完整的儀式音樂文獻。 “祭煉”亦謂“煉度”,“‘煉’指的是法師以真火和真水交煉亡者的靈魂,‘度’就是通過交煉,拔度幽靈。”

     

    宋以後此儀的發展形態比較複雜,它與同類性質的“施食”、“黃籙齋”、“焰口”等儀的關係比較模糊,致使學界的認識也比較含混,一般認為是“施食”儀式的一個環節或兩儀的合用。

     

    祭煉儀式的核心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煉”,即通過外在的水池火沼取真實水火,再通過法師內煉神力,取日月陰陽之精華,加上符咒之法力,獲得不可思議之神功,從而度鬼魂。故其神學理念和實踐的要點是水火交煉,以此區別於其它度亡儀式。在宋元文獻記載中它都是自成一儀的,後來才逐漸與施食、淨供、黃籙齋等儀合用。用於整個儀式的後部。另一方面,當其獨立運用時,也不斷加上其它儀式及音樂的節目,因而其自身面貌漸顯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