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習近平講話說道教文化

    日期:2014.07.08 | 分類:談天說道 | 標籤:

    從習近平講話說道教文化

     

    習近平:“1、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2、我們決不可拋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恰恰相反,我們要很好傳承和弘揚,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丟了這個“根”和“魂”,就沒有根基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一直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在中國文化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首先表現在哲學思想方面。哲學所關心的問題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問題。道家道教實際上很關心宇宙的根本問題,如老子早在先秦時即以為:宇宙萬物皆由「道」產生而來,而「道」則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這種看法,不僅屬中國哲學史上對宇宙根本問題的首次闡釋,而且與現代科學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也頗相吻合。

     

      其次,道教對中國醫藥學的發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長生成仙,而追求長生則首先須祛除疾病,因為疾病可以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導致人的死亡;此外,道教還有著同其他宗教一樣的慈悲胸懷,以廣行善事、積功累德、濟世利人為務,甚至以之作為得道成仙的條件之一,這也促使道士們不僅關心自身的病痛,而且去拯救他人的疾苦。

     

      除了哲學和醫藥學外,道教還對中國的文學藝術產生過很大的影響。道教曾廣泛運用散文、詩詞、小說、戲曲、音樂、繪畫等手段,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宣揚自己的思想觀念等,如著名的《泰山神啟蹕回鑾圖》及《朝元仙杖圖》俱屬此類,而道教常用的「遊仙詩」和「青詞」等還成為了中國文學的一種體裁。其結果,是大大豐富了中國的文藝寶庫。

     

      不僅如此,道教所追求的逍遙自由精神還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文人的浪漫情感,道教的許多典故也為中國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題材。傳統文學名著如《封神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也多以道教思想為宗旨或深深地烙有道教文化印記。

     

      最後,我們想談一下道教對今日所謂「環境保護」的貢獻。

    道教認為,人與萬物共同稟「道」而生,故「萬物與我為一」,因而主張人應該與自然界和諧相處、不能隨意地破壞自然環境。

     

      此外,道教徒還遵從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教導,主張「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這對於我們樹立適度消費的觀念,杜絕「竭澤而漁」式的開發,維持可持續發展,亦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總之,古老的道教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且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啟示。

     

    (網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