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打坐的真義
論打坐的真義
一、打坐的含義:心神打坐才是真打坐
打坐是佛道中人為明心見性、修煉內丹而必須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又稱“坐禪、“禪定”。打坐姿勢不拘,心神打坐才是真打坐,行住坐臥皆是禪。
心神如何打坐呢?
要訣:“雞能抱卵心常聽”
呂洞賓祖師在《太乙金華宗旨》中說:“丹書云:‘雞能抱卵心常聽’,此要訣也。蓋雞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氣也。暖氣只能溫其殼,不能入其中,則以心引氣入,其聽也,一心注焉,心入則氣入,得暖氣而生矣。故母雞雖有時出外,而常作側耳勢,其神之所注未常少間也。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即暖氣亦晝夜無間,而神活矣。神活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稿之謂,乃專一不二之謂也。佛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
呂祖以雞抱卵為喻,說得很清楚,心神要專一歸於中宮,即玄牡之門。心神專一歸於中宮,久久則生暖炁,此炁稱為後天炁。如雞抱卵為打坐修行的訣中之訣,初學者要謹記。
學士只要置心一處,則行住坐臥,皆可體會禪的境界,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後世禪家將“道在目前”、“道在日用”、“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禪宗與儒家理論發展為“生活禪”。
王重陽祖師《立教十五論》云:“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十二時辰,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明靜坐。”
馬丹陽祖師說:“道者行往坐臥,不可須臾不在道。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調息於綿綿,臥則沉神于幽谷。久久無有間斷,終日如愚。”
二、明師指導:明心見性乃明師
打坐需要老師指導,什麼樣的老師才能指導打坐?答案是明師。那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明師呢?
明師要明心見性,“洞曉陰陽,深達造化”,才能指導學士“追二炁于黃道,會三性于元宮〔《悟真篇•序》〕”。“二炁”為先天元精所化之先天炁、後天炁,“黃道”為督任二脈,“三性”為水、火、土,即先天炁、後天炁、真意,“元宮”為中宮。張伯端祖師之意是以後天炁擒制先天元精上行,化為甘露,甘露與後天炁凝于中宮結丹,此時目視中宮。明師難遇,明師難求,是修道學佛者都知道的道理。不遇明師,只能是盲修瞎煉,“迷以傳迷迷至老”。“打坐”校長說:“我們人類在沒床睡覺之前,全部都是打坐的,生命在娘胎裡也是以倒立打坐的形式存在的”,這種說法實在荒謬絕倫,只能是偽師。好在教育主管部門取消小學生“打坐”,否則如果按校長原計劃推行一個月,“打坐”出毛病,誰負責?
三、百日築基:萬丈高樓從基起
龍門派百日築基之功,取萬丈高樓從基起之意,老聖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陽神之有基,在於元精所化之甘露。學士心神歸於中宮,漸生暖炁,暖炁日漸壯大,成團,然後以此暖炁沖督脈三關。待三關通後,于一陽來複之機采藥,將先天元精化為甘露。如此二候至而又至,將元精煉完,下身馬陰藏相,稱為漏盡通成,人仙得矣!可在世長年。然于其中重要機關,龍門派至今未公佈,紙上尋覓亦不得,因事關道脈之所系,擇徒嚴格之故。故反閘內弟子,難以窺其堂奧。今略述之,以明次序。
四、打坐初步
《周易參同契•關鍵三寶章》說:“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即耳不外聽,目不外視,口閉不開,一心內守。守在何處?中宮也。外之耳、目、口三寶,實通內之精炁神,外之三寶“閉塞”,則“精炁神全守中黃”。魏伯陽祖師又說:“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兌為口,打坐時閉口,舌頂上齶,豎直脊樑,“養炁忘言守”。將皮帶解開,手錶摘下,使身體內之血脈運行通暢,如今之煉功家提倡的鬆靜自然。坐時環境要求是“處空房”,指入空房中打坐。
學道之士除平時在禪房清靜打坐之外,睡時還要敵此睡魔,須用五龍盤體之法:左手大拇指伸開,緊貼左臉頰,使耳朵位於大拇指和另外四指之間,大拇指靠耳後骨,右手握固放於髖骨上,側身而臥,如龍之蟠,一隻腳伸,一隻腳縮,未睡心,先睡目。要心神相抱,目視中宮,不可須臾有失活子時之機,如睡覺時昏沉,心神散亂,先天元精出陽關而不覺,化為後天有形之精液而泄,則大功廢也,一場空勞,又得重新安爐立鼎。左手貼臉頰,使耳朵露出好聽聲音,保持清醒,以防睡得過死,右手握固,為閉精炁之法,如此五龍盤體,方保真寶不泄,元精不失。睡時要訣為“寢寐神相抱,覺寤候存亡”,功夫到時,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白玉蟾祖師得訣後修道有成,在《謝仙師寄書詞》中自述“幾近桑榆之年,老頰猶紅”,如小孩紅撲撲之蘋果臉,“如有神仙之分”,猶自感歎“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猶塵緣”。祖師嘆惜少年時沒有修道,是因為少年人修道,有莫大之好處。因為童貞修道,毫無虧損,只要將其圓陀陀、光灼灼之慧命收歸中宮黃庭,時時醒悟,刻刻覺照,護持十月,即可大藥過關,養成仙體,再得岀胎口訣,將道胎引岀,成就此道,丹家稱之為丹法中之頓法。頓法不需百日築基之功,直接以十月懷胎之功頓超生死,因為少年人元精至足。《道德經》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而中老年人必須百日築基,補破籬笆,補得精足、炁滿、神圓,無異童年之精神狀態,再往上修,為丹法中之漸法。
好道高尚之士如少年時沒有仙緣,則應努力鍛煉身體,“文明其頭腦,野蠻其體魄”。昔王陽明龍場悟道,“知行合一”留傳後世,曾國藩“吾日三省吾身”,精研《道德經》,明悟上善若水之理,終為晚清名臣。二人皆人傑也,“立功、立德、立言”,兼濟天下。成人達己,經世致用,以儒家之進取濟世,以釋家之空寂、道家之無為修心養性,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 原文修改自騰訊道學「少年修道說 論打坐的真義」獨家稿件,作者盧理湘 )
發佈留言
博客更新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