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龙抬头

    日期:2016.03.10 | 分类:谈天说道 | 标签: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 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徉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曰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怡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 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 “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 “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 〃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的美好愿望。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 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剃龙头

    龙抬头,剃龙头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者腰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 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北京一带,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讲究的还在食用时搭配”合菜”。合菜是4勒奥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 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卷成筒状而食。此外,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而且各地都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如食用面条叫”吃龙须”(吉林)、”挑龙头”(河北),吃水饺 叫”吃龙耳”(吉林)、”吃龙角”(河北)、”按龙眼”(内蒙古)、”吃龙 牙”(北京)等。

    龙抬头,吃春饼

    龙抬头,吃春饼

    除此之外,二月二的吃食还有一种,名日”太阳糕”,是用来祭太阳神的。民间有在二月初一这天祭太阳神的习惯,后将土地神的生曰也纳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称中和节。《燕京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这种糕是用米粉蒸制的,也有人用江米。而鸡是太阳的象征,鸡鸣,则太阳升矣。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驴 打滚”是一种豆面糕,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撒炒熟的黄豆面,再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经营食摊现制现售”驴打滚”时,随制随撒豆面,犹如 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此诙谐之名。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曰,该曰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