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消息’ 分類的彙整
-
嗇色園黃大仙祠舉行「皈依冠巾證盟科儀」
道教全真道皈依冠巾證盟科儀
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為非牟利宗教慈善團體,向來以黃大仙寶訓「普濟勸善」為宗旨,積極辦理醫療教育及安老等慈善工作。為讓更多有志人士參與弘道及社會公益,嗇色園自去年八月起公開招募新會員。合資格人士必須完成一系列道教文化課程,及經過考核,才能正式成為嗇色園弟子。
經過接近一年之時間,共有14名慕道之士成功通過多重考核,成為嗇色園新會員,並於2014 年 9 月 6 日下午二時半於嗇色園黃大仙祠第一平台舉行「皈依冠巾證盟科儀」屆時將公開讓市民一起見證盛事。
今次入道科儀由嗇色園普宜壇監院李耀輝道長擔任主科,先以清規戒尺輕敲「戒子」 (新入道會員) 頭頂,最後頒授皈依傳度引籙(道蝶),代表「戒子」正式入道,成為「普宜壇」弟子。而新弟子皈依「道、經、師」三寶,需要立下三大慈願:清靜心、大願心及堅固心,象徵他們入道後, 需要清心寡慾,抱有行善及堅毅之心。
2012年 嗇色園黃大仙祠台舉行「皈依冠巾證盟科儀」盛事。
資料來自報章,相片來自嗇色園黃大仙祠網站
-
廣州都城隍聖誕法會預告
廣州都城隍聖誕法會預告
甲午年農曆七月二十四 (西曆2014年8月19日 – 星期二),時逢廣州都城隍廟一年一度城隍誕,為慶賀城隍聖誕,繼承弘揚道教優秀文化,廣州都城隍廟於城隍誕期間將舉行神功戲、打地氣、拜頭柱香、城隍朝科,以及公共義診、派齋面等種類豐富的系列活動:
每年的農曆七月廿四為廣州都城隍聖誕。古代傳說守護城池的神稱為城隍,道教將城隍奉為“剪惡除凶,護國保邦”之神,能應人所請,旱時降雨,澇時放睛,護國佑民,保谷豐民富。明清時期廣州以七月二十四為城隍誕辰,舉行盛大的酬神慶賀活動。清代梁紹壬說:“今七月廿四為都城隍誕辰,傳是日為我國築城之始。”
甲午年農曆七月二十四,西曆2014年8月19日,時逢廣州都城隍廟一年一度城隍誕,為慶賀城隍聖誕,繼承弘揚道教優秀文化,廣州都城隍廟於城隍誕期間將舉行神功戲、打地氣、拜頭柱香、城隍朝科,以及公共義診、派齋面等種類豐富的系列活動,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城隍聖誕,百福臻賜
睇大戲,打地氣,拜城隍,添福氣二、活動時間:
2014年8月18日至19日三、活動地點:
廣州都城隍廟四、活動安排簡表:
8月18日
20:00——22:00 神功戲
22:00——23:00 打地氣與拜頭柱香8月19日
10:00——11:00 城隍朝科法會
9:00——12:00 免費義診活動
11:00——12:00 為長者派發壽麵 -
譚公誕:筲箕灣「陸上行舟」祈順風順水
譚公誕:筲箕灣「陸上行舟」祈順風順水
長洲太平清醮萬人空巷,一年一度的譚公寶誕匯演於同日( 2014年5月6日農曆四月八日 )早上九時在筲箕灣東大街由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等主禮舉行,有過千名表演者參與由東大街行至譚公廟巡遊祈福慶祝,有人舞動一百五十呎長的金龍及金獅,亦有陸上行舟沿途表演,現場亦上演飄色巡遊,由小演員粉墨登場扮演不同角色,近期網民熱烈討論的電視劇《西遊記》人物,如孫悟空、唐三藏和豬八戒等均有到場與民同樂,其造型則走可愛路線,亦有小童扮演大頭佛迎接世界盃,預祝世界盃能圓滿成功,估計吸引數千人到場圍觀。希望大眾安居樂業、萬事興旺和順風順水。
譚公廟
譚公是元朝惠東縣人士,名譚德,少年時學得仙法救助百姓,十三歲得道坐化。譚公升仙後,屢次顯靈解民苦困,百姓為答謝神靈,建成現址九龍峰的譚公祖廟。筲箕灣譚公香港古廟座建於1905年,尚保存很多有關譚公的古物。當中包括廟前的一塊巨石,名為譚公寶印(即譚公專用蓋印),是一塊風水石,讓善信膜拜﹔還有一座在光緒廿九年(1903年)製成的古鐘,當你進入廟內,大可入鄉隨俗,先敲三下鐘,後打三下鼓,喻意將祈福聲音傳到遠方,亦有向神靈表達參拜的意思。而由於廟宇百年來經過多次重修,當中存放很多重修的碑紀,甚具歷史參考價值。
照片來自互聯網
-
長洲太平清醮 2014
長洲太平清醮 2014
長洲太平清醮(又稱包山節),是在香港長洲由祖籍海陸豐居民舉辦的一項太平清醮活動,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即佛誕)舉行,為當地最大規模的一個傳統活動,每次均會吸引不少香港市區居民和外國旅客專程慕名來參觀。該活動的最大特色為搶包山和飄色巡遊。於2011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慶典長達整星期,打醮期間必需禁止殺生及進行齋戒,使肉體和精神上潔淨。所以打醮期間全長洲只有素食供應。長洲太平清醮正日前三天開始「迎神」,由法師到長洲各廟宇請神明到北帝廟建醮場地,早上先到北社天后廟迎請天后,聯同北帝廟內的長洲北帝及太平山街北帝,作簡短的巡街遊行,然後再到洪聖宮及中興街天后廟迎請洪聖和天后;午後西灣媽勝堂值理會迎請西灣天后,同時喃嘸師傅到水月宮及南氹天后廟,接神至關公忠義亭,聯同關帝,一起迎請至神壇。同日晚上進行「開光」儀式,於午夜起醮及全島齋戒。正日前一天中午進行「走午朝祭神」。
飄色巡遊
正日的會景巡遊是節慶的高潮,飄色、醒獅及麒麟隊在島上巡遊。最引人注目的是飄色巡遊,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或傳說中的角色,站在附有支架的手推花車上,每輛花車都有一個獨立的故事主題,主題以針砭時弊為主,巡遊隊伍穿梭長洲大小街道。長洲下午舉行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飄色巡遊,由北帝廟遊樂場出發,圍繞長洲一圈。今年有二十二隊巡遊隊伍,其中一支,由小朋友扮演財政司長曾俊華,諷刺他不知民間疾苦及吝嗇,亦有小朋友扮演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及白領,諷刺張炳良容許渡輪公司再加價,導致長洲居民要自己撐著舢舨出市區上班。有小朋友就扮演京官,手持基本法;另一名扮演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小朋友,指自己不想做特首。有觀賞的市民表示,對扮演政治人物的小朋友特別印象深刻。
搶包山
盛典的焦點是北帝廟前三個用竹棚搭成、掛滿平安包的包山,因為包山的緣故,故長洲太平清醮又名「包山節」。會景巡遊後當晚「祭幽」之後,最後一個項目就是「搶包山」活動,參賽者爬上包山,盡他們的所能搶奪掛滿用竹棚搭建的平安包,而搶到的平安包會分派給其他居民。如果成功搶到包山上的包子,全家人在一年來會行好運,而且搶得越高的包,就更加好運。在「搶包山」活動完結後「謝天地」。翌日派發平安包予各街坊,每人可獲派6個,派出數量達到2萬5,000個。於下午「送神回廟」後結束整個慶祝活動。
照片來自互聯網
-
省善真堂慶賀文殊天尊寶誕暨第23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省善真堂慶賀文殊廣法天尊寶誕暨第廿三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為慶賀文殊廣法天尊寶誕及成立62周年紀念暨第廿三屆理事會就職典禮,香港省善真堂於農曆甲午年四月初四日 ( 2014年5月2日 ) 廣邀本港道堂大德前來慶賀。典禮在上午11時於省真堂舉行,應邀出席主禮有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徐耀良太平紳士,中聯辦九龍工作部王小靈副部長,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嘉賓由省善真堂主席黃漢瀚及副主席團鍾樹鴻道長、李肇宏道長、王肇勳道長、陳滿道長、周瑞雲道長及全體理事陪同上台主禮。
出席盛典的道堂大德,有玄圓學院董事會主席陳國超道長,蓬瀛仙館理事會主席洪少陵道長,竹林仙館主席曾忠南,泓澄仙觀董事會主席葉文均道長,信善紫闕玄觀主席陳觀威道長,通善壇副理事長夏中建道長,飛雁洞佛道社劉松飛主席及香港道教聯合會和屬會道堂青松觀,六合聖室,嗇色園,愿誠園等等應邀前往共賀。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表示黄漢翰主席當選連任省善真堂第廿三屆理事會主席,深慶得人。
省善真堂創立於1942年, 不牟利道教慈善團體,初名“蓬瀛閣”。1952年改稱“省善真堂”,設董事會為常設機構,以“以善為根”,“正理道行”為教化宗旨,成立以來,在香港和內地經常從事救災、助學、敬老等慈濟活動,在中國慈善界享有盛譽。
-
青松觀春祭
青松觀春祭
春祭之俗,早在漢代就已興起。青松觀的春祭典儀已有數十年。今年舉行公墓春祭儀典;定於2014年5月1日 ( 農曆四月初三日 ) 星期四中午,在屯門靈芝園祖墳進行公祭。
祭祀分兩個部分,首先向青松觀開山啟教歷代宗親神位致祭,第二部分是向青松闡派至寶真人侯公寶垣拜祭。祭禮儀式相同,均效古法:鳴鑼,鼓樂齊鳴,整衣冠,擊鼓三通,嗚金,齊集,主祭者就位,陪祭者就位,向先賢致敬行三揖禮,三上香,獻鮮花、清茶、醇酒、鮮果、餅糕、三牲、金豬、邊豆、獻祭文後,宣讀祭文,獻寶帛及焚寶帛,隨著再向先賢行三揖禮,春祭典儀禮成。
今年春祭由主席梁發道長聯同副主席葉長青及多位董事帶領青松觀道侶數十人參禮,在屯門祖觀午膳後聯袂同赴靈芝園祖墳進行公祭,以此緬懷祖師及先賢功跡,為傳承道教優秀文化而努力。禮成後席地聚餐,後各道侶在屯門祖觀辦事處分胙。
-
香港道教青年團成立暨委員就職典禮
香港道教青年團成立暨委員就職典禮
2014年4月27日上午10時於九龍彌敦道136號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會堂舉行。蒞臨出席主禮嘉賓,有梁德華道長(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張方先生(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副部長),許曉暉 SBS,太平紳士(民政事務局副局長),湯偉奇博士(香港道教聯會會長SBS, MH),王哲一(中國道教協會秘書長),寬運法師(執行副會長香港佛教聯合會),高百鳴先生(香港孔教學院副院長),陳劍光牧師(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司徒亮執行委員(中華回教博愛社)等數十位社會賢達。衣香鬢影,官蓋雲集,濟濟一堂見証香港道教青年團成立。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在獻辭提及今天(4月27日)是香港道教聯合會一個重大日子,也是道聯會在弘教工作的一個里程,這就是道教青年團的成立。自上世紀開始,香港在殖民地政府管治下,社會受西方文化教育和政治影響,成為一個華洋集居的國際大都會城市。另一方面,傳統的中華文化卻漸漸被輕視和旁落,市民只能在日常生活裡接觸傳統中華文化。香港道教聯合會今屆理事會十分重視道教文化的承傳,尤其道德教 育的推行。我們期盼通過道教青年圍的組織,便 沒有宗教背景的青少年和道教年青道侶接受道德 教化薰陶,加深認識中華文化的五常、八德和道教九美,服務社會,提升道德涵養,促進社會的和諧和共融,減少戾氣和紛爭。
香港道教青年團的使命
道青團目標
召集本漸有文化背景的青年,學習明道立德之哲理,建立健康和積極的品德人格。道青團宗旨
致力弘揚道教文化
鼓勵青年服務社會
培育道教青年領袖
促進本地與外地宗教青年團體的交流。道青團展望
繼續招募更多青年人
成立道青團總團及分團
提供更多團員培訓和發展
大力宣傳及推廣道青團
締造一個青年弘道的新典範 (The Youth Way) -
讀白居易的續座右銘 看《道德經》的處世哲學
讀白居易的續座右銘 看《道德經》的處世哲學
續座右銘 ( 唐 ) 白居易
勿慕富與貴,勿憂貧與賤;自問道何如,貴賤安足云?
聞毀勿戚戚,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
無以意傲物,以遠辱於人。無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
遊與邪分歧,居與正為鄰;於中有取捨,此外無疏親。
修外以及內,敬養和與真;養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
不敢規他人,聊自書諸紳;終身且自勗,身沒貽後昆。
後昆茍反是,非我之子孫。白居易於續座右銘有云“ 崔子玉《座右銘》,餘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為座右銘云 ”而其處世哲學除所云慕崔子玉《座右銘》而作,但崔子玉《座右銘》更可從《道德經》中的第八章“上善若水” 篇中得到啟迪。
《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上善,謂第一等至極之善,有道者之善也……蓋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萬物之功,而不爭處高潔,乃處眾人所惡卑污之地。”
“上善若水”的進一步解釋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善地:指選擇恰當的地方,即應處的地方位;仁:友善的意思。老子的“仁”是親而不愛,遠而不恨。
意思是說:安心處於應處於的地位,心象深淵一樣平靜與清徹,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要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政務,做能力所及的事情,要善於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結果,才沒有真正的憂慮。“
-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與淨空法師會面交流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與淨空法師會面交流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與弟子及善信於2014年4月18日登門拜候佛門大德淨空法師,淨空老法現居香港大埔六和園精舍。席間就“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作宗教文流。
梁德華道長和淨空法師對宗教宗教融和、對教育的看法、研經的方法,有共同的觀點與理念,並希望香港道教聯合會和淨宗學院能成功培育對弘揚道、釋、儒三教文化的承傳人!
在少林寺有“三教合一碑”即是“。此圖從整體上看是一位元和尚的圖像,也就是佛教的代表,即正面是釋迦牟尼。左側頭戴方巾者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側頭後挽個髮髻的則是道教的圖像,即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圓融。這三個頭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渾成一體,兩手捧“九流混元圖”,構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圖”。
『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碑文曰:
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
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製,
縱橫應對,小說諮詢,陰陽順天,醫流原人,
雜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難精,精者未博。
日月三光,金玉五穀,心身皮膚,鼻口耳目。
為善殊途,鹹歸於治。曲士偏執,黨同排異。
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圓融,一以貫之。
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 -
儒釋道三教聯合舉行首次清明祭祖大典
儒釋道三教聯合舉行首次清明祭祖大典,來自港澳、台灣、內地各省份以及海外各地的炎黃子孫,昨日雲集香港同祭三皇五帝等中華民族先祖,在寧靜祥和的中國傳統鼓樂聲中,8000多人齊刷刷地鞠躬致祭,共同懷念先人恩德。主辦單位表示,祭祖是實踐傳統孝道,同時提醒會眾在物質豐富的世代,毋忘慎終追遠。
儒釋道三教聯合舉行首次清明祭祖大典,來自港澳、台灣、內地各省份以及海外各地的炎黃子孫,昨日雲集香港同祭三皇五帝等中華民族先祖,在寧靜祥和的中國傳統鼓樂聲中,8000多人齊刷刷地鞠躬致祭,共同懷念先人恩德。主辦單位表示,祭祖是實踐傳統孝道,同時提醒會眾在物質豐富的世代,毋忘慎終追遠。
由儒釋道三教合辦的「甲午年清明祭祖大典」,昨日假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吸引約8000人參加。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擔任主祭官,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劉漢祺、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寬運法師、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香港道教聯合會代表彭珈皓等擔任陪祭官。
深鞠三躬祭中華民族先祖
各地華夏子孫昨日一早已趕到會場,當中既有白发蒼蒼的長者,也有稚氣未脫的中學生。前來祭祖人士入場前在場館外交流,天南地北的口音不絕於耳,甫進入場館,全場8000多人立即秩序井然,肅然起敬。
祭祖儀式在鐘鼓和鳴聲中開始,會場中央放置三皇五帝神位、百家姓祖先神位,穿戴傳統服冠的禮生、監禮官、陪祭官、主祭官等在台上主持儀式,并帶領與會人士一起向中華民族先祖的牌位深鞠三躬。而釋奠典禮包括啟扉、鳴炮、迎神、進饌、主祭官上香、三次獻禮、恭讀祝文、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燎、闔扉等,祭祀者要以至誠心完成致祭和送神之禮。
儀式進行期間,樂團演奏咸和、寧和、安和、景和之曲,場面肅穆莊嚴。此外,祭祖大典的祭文亦指,先祖崇尚道德,定國安邦,教學為上,源遠流長。深思猛省,認祖歸宗,化解冲突,協和萬邦,安定長久。
大典前講解祭祖意義
清明祭祖大典舉行前,來自台灣的講者、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蔡禮旭在現場講解了祭祖的意義。他說,據專家考證,擁有10多億人口的中國,姓氏多達23800多個。如此泱泱大國維持團結,與包括孝道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中華民族猶如一棵生長了5000年的參天大樹,有傳統文化滋養着根部,自然枝繁葉茂、生生不息,更會代代有聖賢。
「返本報始」以及實踐孝道
主辦單位表示,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大事,旨在教人不忘本,所謂「返本報始」,以及實踐孝道,也是人道的大根大本。由儒釋道三教合辦祭典,體現出祭祖與社會和諧的密切關系,他們希望透過聯合祭祀祖先,促進社會各宗教、黨派、階層團結一致。
文章轉自香港商報、照片來自互聯網
最新內容
- Trade | Khám Phá Trang Chủ f8Bet – Cổng Ngõ Giải Trí Hàng Đầu | 27-2025
- Trade | Khám Phá F8Bet – Thế Giới Giải Trí Tuyệt Đỉnh Tại Trang Chủ F8Bet | 37-2025
- Trade | Trang chủ 188Bet – Khám Phá Thế Giới Cá Cược Đỉnh Cao | 32-2025
- Trade | Khám Phá Thế Giới Giải Trí Đỉnh Cao Cùng Bk8 – Nơi Hội Tụ Những Trải Nghiệm Đặc Biệt | 11-2025
- Trade | Khám Phá Max88 – Nơi Chia Sẻ Những Trải Nghiệm Đáng Nhớ Trong Thế Giới Giải Trí | 5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