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籤 ‘太清道德天尊’ 的彙整
-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之老子
老子為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之一,據《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記載,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於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太上老君,即「太清道德天尊」。又稱「開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師寶天尊」等。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關於老君的來歷,《雲笈七簽》雲:「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幹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而老子,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現今社會各行業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等,皆祭拜老子為祖師爺。亦稱為「伯陽」、「老聃」、「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等。葛洪《神仙傳•老子》載:「老子者,名重耳,字佰陽,楚國苦縣曲仁縣裡人也,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老子。」
宋時道士作《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第二十三化降聖跡亦言:「商二十四王祖甲三祀,乙丑歲,老君自太清仙境分神化炁,乘日精、駕九龍,化為五色流珠,下降於 亳州東國(劉向書作陳國)苦縣瀨鄉(《史記》作厲鄉)曲仁裡,渦水之陰,靈飛李氏之家。是時,尹母晝寢,夢天開數丈,眾仙捧日而出,良久,視日漸小,從天 而墜,光燦奪目,大如彈丸,母受而咽之。覺,懷有娠。由是容顏益少,神炁安閒。所居之室,六炁和平,冬無凝寒,夏無祁暑。祥光照舍,眾惡不侵。不覺八十一 年,至商二十九王帝乙十一祀,歲庚辰,二月建寅十五日卯時,因從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老子。是時,陽景垂輝,祥雲蔭庭,萬鶴翔空。有九龍薦水,以浴聖 姿。龍出之池,因成九井。下地即行九步,步生蓮花,謂曰:「吾於多劫之前,降生於西那玉國李穀之間。」故指以示人,非今時始此姓也。名耳,字伯陽,諡曰 聃。聃,《說文》雲:「耳漫無輪。」謂能博古通今,故諡號曰「聃」也。
歷代的不斷演變
東漢延熹八年(165年),邊韶作《老子銘》說:「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正一盟威道經書《老子想爾注》乃稱「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南北朝(420~589年)時,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則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傳七部經教體系中,道德天尊所說洞神部經是《三皇經》,老君所說《道德經》 是太玄部首經。
齊梁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上老君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書》的《釋老志》稱太上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
唐太宗時焚禁《三皇經》,以《道德經》代之。唐高宗尊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並以老子李耳 為同姓,推其為宗室遠祖,建太清宮以供奉,儀規同於朝廷,而實為宗室祖廟,太上老君遂最終確定為太清境洞神教主,即道德天尊。到宋代真宗於大中祥符六年 (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
老子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人,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如最早是上古仙人廣成子,然後是倉頡,周代的老子是伯陽父,春秋的老子是李耳,戰國的老子是周太史贍,漢 代則是三張(祖天師張陵、系天師張衡、嗣天師張魯,以系天師居多)。所乙太清寶誥裡有「歷劫度人,隨方設教,隱聖顯凡」等語。
另外,關於《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中鴻鈞為太上老君師父的說法屬子虛烏有。鴻鈞本作鴻均,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夫鴻均之世,何物不 樂?」鴻均指的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把鴻鈞稱為三清之師,借喻道教大羅天,而在道家經書、典籍內都沒有此記載。道教的最高神是三 清。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位於玉幾下三寶景陽宮。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 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二月十五太清仙境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聖誕
太上老君寶誥至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資料轉載自道教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