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籤 ‘馬來西亞道教總會’ 的彙整

  • 也為道教「正名」說點話

    日期:2012.10.11 | 分類:道教消息 | 評論數:0

    先後讀了《聯合早報》2012年9月3日題為「馬國道教總會將發動『正名』運動」的新聞報導,以及林益華君於9月8日在《交流站》所寫的文章《感同身受的道教「正名」問題》,我也有一些意見想表達。

    新加坡建國前,道教是沒有正式受法律承認的組織(當時我國還是殖民地),華人社會裡了解道教的人也不多,只有在職道士和少數對道教有認識的信徒,一般人都把「拜神」當作「拜佛」,也把「拜佛」當成「拜神」,讓「拜神」與「拜佛」纏在一塊,難解難分。很多人知道佛教是什麼、佛祖是誰;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道教?道祖是誰?當時的華人社會,信仰道教的人數應該是最多的,不過,常常都被稱為「華人傳統信仰」。直到建國後,在政府的種族和諧政策下,由十幾位各籍貫的道士與居士共同發起組織的「新加坡三清道教會」,終於在1979年的11月30日被批准註冊了。這是我國當時唯一的道教團體,組織成功後開始弘揚道教文化,推廣道教的教理教義,對後來道教在新加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9年,新加坡宗教調查報告書發佈的資料顯示,新加坡華人傳統宗教的信仰人數,有下降的趨勢,足以警惕同道,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過去的努力不夠(或者不夠努力)。於是,新加坡三清道教會廣邀全國各道教宮廟團體,於是年3月5日假大巴窯幸福樓酒樓,共同研討道教的困境,以及如何保留民族的文化與傳統,席間產生了組織一個道教聯合總會的建議,新加坡三清道教會被推舉負起籌組道教總會的使命。
    1990年,新加坡道教總會終於成立,成立後的第一個工作便是爭取為道教徒「正名」。在199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表格的「宗教」一欄,道教徒終於有了自己宗教信仰正確選擇–「道教/其他民間信仰」。從此之後,道教徒就有了真正屬於宗教信仰的「正名」。當廣大的人們對道教和道教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後,新加坡道教的各項發展便逐一開展,有華語、粵語、瓊語和福建話的誦經班、誦經團在全國各個宮廟相繼開辦。也常舉辦講座、研討會以及文物展覽,讓廣大的人們對道教有更深入的瞭解。

    1996年3月,新加坡道教協會主辦了「第一屆新加坡道教節」,於當年農曆二月十五老子誕辰日隆重舉行,並得到了海內外道教組織的鼎力支援,如香港青松觀、香港蓬瀛仙館以及各道宮,還有中國和臺灣的宮觀等,吸引了海內外不少人的注意。這是新加坡道教的一項創舉,也是全球第一個正式的「道教節」。這一切的發展,不都是得以「正名」後的成果嗎?

    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只要新加坡道教總會繼續努力耕耘,同時促進我國道教界的團結與共識,爭取農曆二月十五老子誕辰成為新加坡的另一個公共假期一道教節,也將不再是天方夜譚。這是新加坡所有道教信徒的期盼呀!

    轉載自2012年9月20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陳青雲

    作者介紹:多年來積極參與推動新加坡道教與道教文化的發展和參與推動泰國道教發展的組織工作。

  • 馬來西亞(馬國)道教總會 將發動「正名」運動

    日期:2012.09.27 | 分類:道教消息 | 評論數:0

    (巴生訊)馬來西亞道教總會(簡稱「道總」)將發動全國性的「正名」運動,要求馬國政府在身份證宗教欄增加「道教」,並爭取道教節日成為馬國公共假期。

    根據《星洲日報》報導,馬國道教總會總會長陳和章日前在巴生一所廟宇的晚宴上呼籲馬國的道教徒,一起前往國民登記局填寫表格,將身份證宗教選項的「佛教」改為「道教」。

    根據馬國統計局網站的資料,馬國截至今年6月的總人口約2933萬6800人,其中佛教徒約佔20%或586萬7360人,道教及其他華人傳統信仰者約佔1.5%或約44萬人。

    不過,馬國道總認為,馬國身份證的宗教選項沒有「道教」,因此道教徒都被歸為佛教徒。

    據陳和章了解,馬國約有400萬名道教徒。他說,如果在登記後,道教徒真有400萬名,道總將向政府申請,將農曆二月十五日的道教節,列為公共假期。

    他說,道總將在報章公佈前往國民登記局填寫表格的日期,希望全國道教徒關注及回應。

    陳和章認為,由於馬國政府部門未正式承認道教,造成馬國道總到政府部門洽公時,友族公務員都不知道道教,以致道總申請撥地時面對阻擾。

    他指出,馬國道總因此將舉辦上述全國運動,以群眾力量要求更換新身份證及要求在宗教欄註明道教。

    他說,馬國政府一旦允許更改身份證上宗教欄的資料後,馬國道總將能根據道教徒的實際人數,向政府爭取更多土地建廟。

     

    轉載自2012年9月3日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