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张明贵道长’ 的汇整
-
怎么修仙和做神仙有什么好处
怎么修仙和做神仙有什么好处
内功修炼,就是把人身的五脏六腑当成“丹鼎”。“丹鼎”就像一个煮药的器具,按照五脏、五行相生(五脏,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在五行里头,肝属木、心属火、肾属水、脾属土。各有所属,就像一盘棋,这几个平衡,就不生病。哪一个“脏”有问题,就会引起其他脏不好。肝,肝不好,肝属于木。肝不好的人,就演变为心脏衰弱了。心脏衰弱了,心脏属于火,就是火不旺。火生土,脾属土,脾也不行了。脾土不行,土生金,肺金也不行了。这就是一个五行循环。调整这个五脏必须用坐功,修行的人有这个体会,这个叫做“悟”,不叫“学”。悟到哪个级别,自然而然的就懂了。坐的时候,平心静气、呼吸调匀。端坐姿势,最高境界,五气朝元。
什么是五气朝元?在双盘时,将腿重叠起来,脚心朝天。脚心加上手心、头部等一共五个,所以这叫就五气朝元。然后,由正确的姿势调呼吸,调呼吸实际上就是调节铅汞。铅汞实际上就是金水,这两个调节起来,内火不增。《西游记》上写的孙悟空是心猿、(白龙马是)意马,人与心理,就等于心猿与意马,两个东西不安分。由于一有余力心里必须通过保持心猿紧锁,意马常栓,一达到这两个,道教叫做“静”。
这点关于“静”的理论,道教早晚课里有一段经,叫《清静经》。《清静经》开始,“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颜色。可是,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的。“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没有感情,可是太阳,它从早上出来,晚上落西边,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缺。这不是无情吗?“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才有了世上没有的。“运行万物”的发展规律是这样产生的。
什么是“清”与“浊”辩证的关系?《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就比如说,黄河与长江的水,它从发源地流出来的时候,是清水,为什么浊了?因为流的过程中,含带的泥沙(多)了,所以变成浊的了,污浊的水。长江、黄河快入海的时候,水流小慢了,泥沙都沉淀下去了。尤其是浊水,又变成清水了,这是“清”与“浊”的转化。用在人身上来说,《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会变坏呢?先开始是纯朴的心灵,有了欲念、物质追求,所以才不择手段,干出坏事来了。所以,必须要静,消除杂念,欲望看轻些。这是“清”与“浊”的转化。不要人为胡整、赢钱。把它变成枷锁,把人套住。淡泊名利,能生活就行了。
做神仙有什么好处?逍遥自在,无忧无虑。没有战争,没有欲望。谁与谁都不争,和和谐谐。哪个神仙和哪个神仙打架?
(来源:道教之音独家专访)
-
张明贵道长:“道”就是一个圈圈
张明贵道长:“道”就是一个圈圈
( 原文转载自道教之音 )2015年7月11日至12日,道教之音一行前往陕西榆林白云山道观专程拜访了原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榆林市道教协会会长、白云山道观住持张明贵道长,并与张明贵道长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在交谈当中,张明贵道长还特别对“道”的先天性和“德”的后天性,通过举例子、用最平实的语言向全国道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接下来,笔者将张明贵道长对“道”和“德”的开示整理出来,与道友们一起分享,福生无量天尊。
“道”是老子《道德经》的观点,它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根源。先有“道”,而后才有的世界。“道”,虽然虚无缥缈,捉不住、看不到,但是生活中、自然发展过程中会体现出来。先有道,才有了德;“道”是本,“德”是末。”德”是社会形成后天的,“道”是先天的,永恒不变。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来的道都不是原来的道。
原来的“道”是从“空”来的,社会上离不了“空”,社会上离不了“空”。就像个亭子。由于中间的“空”,我们才能坐下来谈话。如果是实心的亭子,我们不可能来用。自行车的辐条为什么不能弄成一撇子呢?弄成一撇子既重量大,又不灵活。所以,用辐条调整了这才更灵活,这就跟“道”是同一个理。又比如汽车的是慢慢发展,从推土车、独轮车,慢慢发展而来的马车、汽车、火车,这一个过程就是“道”的演变。
后天“道”演变,才有了“德”,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它不是一下子就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道”是“无极”,是个“圆圈”。展开来是个“一”字,所以,道生一,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一”这么“一横”,假如你不在跟前画这个“圆圈”,你知道起点在哪里?所以这个就叫无极。
有了无极以后,才生了两仪。啥叫两仪呢?就是阴、阳。有了阴阳,根据阴阳的变化。“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它就这么循环旋转,就形成了四象,就是春夏秋冬。有了秋冬,才能产生粮食。春天种,夏季长,秋天收,冬天吃收的果实,这就变成了后天的东西了。有了后天,才有了这个世界,才有了国家的一切。国家有了这些物质,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管理人的这些组织,而后才有了国家,有了政府,他的循环是这样来的。